
人民当家作主的里程碑
2021-05-25 00:00:00 http://heping.nen.com.cn/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罗学敏、金丽昭
“黄政委、朱市长、焦副市长更是代表们追逐签名的对象,表现了人民对于共产党和自己政府的敬爱。请他们给题上几句话,作为代表们自己今后奋斗的目标、工作的指南。”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沈阳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胜利闭幕。第二天的《工人报》刊发特写,记录了大会闭幕的盛况,洋溢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激情和自豪。
人民代表首次亮相
1949年9月25日下午3时,沈阳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市人民政府礼堂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428位人民代表,怀着当家作主的极大喜悦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齐聚一堂,共商全市发展大事。
随着沈阳的解放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沈阳的城市秩序和工业生产等很快得到恢复。由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城市的接管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沈阳特别市政府奉东北行政委员会指示,于1949年5月1日改称沈阳市人民政府。随后,中共沈阳特别市委员会也改称中共沈阳市委,黄欧东任市委书记。
人民政权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为了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热情,按照中央和东北局指示,沈阳市人民政府于9月10日作出了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同时成立了大会筹备委员会。
鉴于当时不具备进行普选的条件,沈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的428名代表主要由推举和指派、邀请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其中职工代表161人,占37.6%;农民代表46人,占10.8%;军队代表12人,占2.8%;青年学生代表37人,占8.6%;文教系统代表25人,占5.8%;工商界代表70人,占16.4%;政府部门代表15人,占3.5%;妇女代表11人,占2.6%;街道居民代表29人,占6.8%;联合代表10人,占2.3%;邀请代表12人,占2.8%。
9月25日,大会开幕当天,《工人报》全文刊发了《沈阳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名单》。428名各界代表正式亮相沈阳市政治舞台,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审议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先生们,各位代表同志们:沈阳解放后经过十个月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干部的齐心合力及广大人民的支持拥护底努力之下,新的革命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了,新的生产秩序亦已初步获得了基础。这表现在……”9月25日,在沈阳市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开幕会上,市长朱其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沈阳市10个月来的工作报告》。
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议,是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是全市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其职权包括:1.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施政方针、政策、计划及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议;2.向市人民政府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建议有关市政兴革事宜;3.向人民传达并解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案,并协助市人民政府动员人民推行。
朱其文在报告中,从社会治安、恢复和发展生产、民主建设、文化教育、财政税收和今后的工作任务等七大方面,对沈阳解放10个月来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及今后的任务进行了总结和阐述。报告不仅对前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深刻的检讨。比如,在民主建设方面还“存在相当浓厚的脱离群众的旧作风、旧思想”,在市政管理方面还存在“贯彻政策法令、办法、条例,对市民宣传解释不够”,财政税收方面存在“计划性很差浪费还很严重”“税收手续繁琐”,以及“有些法令措施都无意中又给工商业的发展以不应有的限制”等问题,都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务实、坦诚、目标清晰的报告,引起了与会的各界代表广泛热烈的讨论,最后获得一致通过。
解决实际问题
“会议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在致词中对本次大会提出了要求。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大会期间,代表们认真履行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据《工人报》报道,会议期间,职工代表们对政府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国际主义教育和妇女、青年的组织教育工作。对如何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都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如统一器材管理,适当调剂避免浪费。他们还建议:政府颁布收购废铜铁条例,颁布工商业法,开办部分夜市,以繁荣经济。
大会共收到代表提案2000余件,都是关系到沈阳建设和生产发展的大事,以及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实事。大会通过讨论,认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工人宿舍;工厂管理民主化及浪费节约;防火设备;发居民证,防止坏人;增设汽车路线、路灯;增加拉粪车;加强防疫;修理水道等以及增设夜校、文化训练班等问题。在劳资关系问题上,迅速制订劳资争议处理办法,签订集体合同等。
朱其文市长在闭幕会上表示,急需解决的问题马上着手解决。其他目前不能解决或不急待解决的,交有关机关,可能实现的即逐渐实现,不能实现的即加以说明。代表们提出的批评与意见,大部分都很中肯,将分别交各部门参考、检讨。
人民参政从市到村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差不多同一时间,沈阳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胜利闭幕,为这一伟大的宣告作出了一个生动而坚实的注脚。
沈阳市的人民代表会议,在不断的探索中继续前进。从1949年9月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4年8月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前,沈阳市共召开三届15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召开的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了市长、副市长和市人民政府委员。
沈阳市各区的人民代表会议,是1951年1月在沈河区试点取得初步经验后,陆续在北关、铁西以及其他各区普遍召开的。全市8个区共选出人民代表412人,至1952年1月,各区一般都召开了四次区人民代表会议(皇姑区三次),结合各区中心任务履行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
许多农民也成为村里的人民代表。市郊村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在1951年全市郊区展开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与改造村政权运动的基础上普遍建立起来的。市郊区20个区、1个镇共502个行政村,其中430个行政村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共选出代表17301人。
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钱樾雷介绍说,1949年9月沈阳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各界人民代表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与市党政领导坐在一起商讨全市大事,检查市政府的工作,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新的国家政权形式的具体体现。沈阳市广泛建立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不仅加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与发展,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和平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晴]
联系电话:(024)22874411邮箱:syhpwxb@163.com
版权所有:和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