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朱丹,1976年生人,中共党员。2021年7月,朱丹满怀对养老工作的热忱,带着和平区民政事务中心领导的信任,走进了和平区养老院,成为和平区养老院院长。
她说:“刚开始这项工作时,我想只要拿院里的老人当自己的父母去对待,老人就一定会接受我、喜欢我,可实际工作开展起来,才发现这样远远不够。院里老人们不仅文化水平较高,而且对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要求也高。怎么能让老人真正的实现老有所养,而且每天都开开心心呢?成了我心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上任初,她用了一周的时间细心观察老人们的生活,并详细记录。她发现老人们喜欢哼唱一些耳熟能详的老歌,于是便调把老曲子配上新歌词,人手一份歌词本,一句一句的教老人唱,“养老院的天是晴朗的天”、“老人们天天露笑脸”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自编歌曲成了老人的最爱。在熟悉的音乐旋律中,老人们眼睛里开始有了更多的光彩,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2021年重阳节,老人们的歌声唱上了沈阳新闻,被沈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院里的老人们成了“红人儿”,这使她第一次走进老人们的心里。
通过歌曲老人们的交流多了,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也更多了,逐渐老人们不再叫她院长了而改成了是“小朱”。她说“这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对我的鼓励。”
随着时间推移,如何才能让院里的老人不用剧烈运动还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这个问题又被她提上日程,她翻阅了大量中医穴位养生书籍,试着编排了养生穴位舞蹈,把改善睡眠的神门穴、提神醒脑的合谷穴、治疗头晕的内关穴,统统编排到养生舞蹈中。老人们伴着《女驸马》、《大王叫我来巡山》、《白龙马》的音乐节奏跳动起,一板一眼、左右摇摆的动作让养老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养生舞蹈一结束,活动室里的老人都会互相回味舞蹈带来的快乐,增加了彼此的了解。
有一天有位老人发自内心的说了句“小朱,你真像我的老闺女啊!”从此,朱丹改变了对老人们的称呼:“王爸爸”“徐妈妈”,这些称呼让老人越来越喜欢她,也更依赖她,总会是在朱丹准备下班回家的时候对她依依不舍,盼着她明天早早就见到她。“小朱,明天早点过来行不?我们一起吃早饭”“小朱,今天晚上不回去行不?今晚就住这呗,晚上咱娘俩多聊会儿”一句句话语,让朱丹更下定决心要做好工作,成为老人们的知心人。
朱丹说:“跟老人们相处时间长了,即便下班回家了,我也放心不下院里的老爸爸、老妈妈,总是惦记晚上他们是不是盖的暖,睡的好,睡前药是不是按时吃。疫情防控期间,让我跟院里的老人们实实在在的做了更亲切的父女和母女。24小时的朝夕相伴,让老爸爸、老妈妈们有了新的作息规律。八点老人要到广场做广播体操,九点到书画苑读书、看报、写字,十点要做回春养生操,午饭后我会陪老人们下棋、摆摆牌,下午两点组织老人唱歌、跳养生操、观看电影,晚饭后带老人们到广场走圈、抻腿、撞背,一天下来时间排的满满当当的,睡前还不忘让老人与家人视频聊天。老人们心态平稳、身体健康,顺利的渡过了封闭管理期,家属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圣斗士院长”!
据了解,养老院里老人的平均年龄89岁,最高年龄101岁。
朱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践行着初心,作为和平区养老院的院长,我不负使命!我要做老人们心里最信任的‘亲闺女’” 。
联系电话:(024)22874411邮箱:syhpwxb@163.com
版权所有:和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