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中山广场周边历史建筑群
2020-10-22 14:19:00 和平新闻网

中山广场是沈阳中心城区最耀眼的地标景观,历尽百年风雨,饱览沧桑变化。广场的中央,是高大的毛主席塑像及一组群雕,这是新中国的标志,代表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而回顾中山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的历史,更让人懂得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可贵。
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曾被日本人称为“大广场”和“中央广场”,1919年改称“浪速广场”。日本侵略者曾经在广场的中心处树立一座刺刀型的“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其军国主义色彩非常鲜明。广场周边的建筑也是日本人陆续修建的,曾经是日本在沈阳扩张势力,侵略东北,奴役中国人民的缩影。

其中,朝鲜银行奉天支店旧址(今华夏银行中山路支行)于1920年落成使用,曾经行使日本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职能,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工具;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旧址(今工商银行沈阳中山广场支行)于1925年落成,曾经是为关东军扩大侵略筹集军饷的机构;奉天警察署旧址(今沈阳市公安局)于1929年启用,在九一八事变时是日军进攻沈阳的重要据点之一,在日伪时期更是成为残酷镇压东北地区爱国志士的殖民统治机关;三井洋行大楼旧址(现保护单位为辽宁省电子研究设计院)于1937年竣工,作为三井集团在东北的工业总部,曾经是日本掠夺中国东北实体经济的主力。




透过这些建筑,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和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面目。多行不义必自毙。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的殖民统治宣告破产。
(和平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晴]
联系电话:(024)22874411邮箱:syhpwxb@163.com
版权所有:和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