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和平新闻网>>民生信息

徐文涛道德模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红色收藏馆成为学生假期研学热地

2025-07-21 14:37:30    来源:和平新闻网 分享到:

 

这个假期,沈阳市一处由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徐文涛创建的红色收藏馆,成为学生们争相打卡的“研学新地标”。7月18日,坐落于和平区长白岛金寓华庭小区的徐文涛道德模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红色收藏馆门口已排起长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带着期待走进这里,开启一场与历史的“近距离对话”。

上午10时,和平团区委组织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开展。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学子们,循着“孕育、诞生、苦斗、脊梁、解放、探索、改革、逐梦”的历史脉络,在志愿者王凤佐的讲解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与辉煌。一件件珍贵实物、一幅幅历史图片,让“百年党史”变得可感可触,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桩桩英雄故事,将青年学子的青春理想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

下午两点,场馆里洋溢着童真与朝气。沈阳七中卓越小学、朝阳一校、文艺二校等多所学校的孩子们,在志愿者杨倩的带领下,通过观看纪录片、诵读名句、实物体验、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学习党史、国史、军史基本常识,开启了一场“红色启蒙课”。在翻阅《小英雄雨来》《铁道游击队》等红色连环画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崇敬。孩子们围着展柜里旧物好奇提问,小手指着展板上的图画不愿挪步,这份对历史的亲近,正是英雄精神注入、爱国种子萌芽、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写照。

由徐文涛道德模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造的红色收藏馆,让历史知识“走出书本”、走近大众,现已成为沈城爱国主义教育“打卡地”。这里通过数百件历史实物、数百册红色书籍、数百块图文展板、数百幅艺术作品等多元展示形式,将厚重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身边教材”。尤其是根据不同群体设计的差异化讲解方案,让红色教育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温度。在这里,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精神传承,每一场互动都是一次信仰接力。这种“沉浸式+分众化”的红色教育创新模式,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在假期走进红色阵地参与研学,这既反映了新时代青少年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思想自觉,也彰显了红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红色收藏馆的实践证明,当红色教育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索”,从“遥远叙事”变为“亲身体验”,方能真正走进青少年心里。正如沈阳大学大一学生田珂玮独自来红色展墙参观后所言:“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可以触摸的温度。”这或许正是红色教育的魅力所在--它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自然生长,让家国情怀在“家门口”的研学中落地生根。

联系电话:(024)22874411邮箱:syhpwxb@163.com

版权所有:和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