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闻网-东北新闻网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霜降

2024-10-23 10:31:38   和平新闻网

 

今年10月23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期间,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霜降节气后,冷空气活动愈加频繁,昼夜温差变大。“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并不是进入霜降节气就会“降霜”。气象学中虽然没有“霜降”的概念,但一般来说,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人们非常重视霜降,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民间习俗:吃柿子。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子(鼻涕)。”


联系电话:(024)22874411邮箱:syhpwxb@163.com

版权所有:和平新闻网